近日悠閑,讀了全國著名詩人王耀東出版的十幾本詩集和主編的幾本詩選,對他的詩加深了領(lǐng)悟,新得了不少的東西。總的感覺,他的詩寫得好,水平很高,不過說心里話,他的鄉(xiāng)土詩寫得最好,尤其是達到自然流露程度的詩寫得更好。自然流露的詩,是有了最迷戀最深刻的生活后,產(chǎn)生了靈感,就像一股清泉自己非冒出來不行。自然流出來的驚句,不用多加修改,就是一首質(zhì)量較高的詩。寫詩自然流露,這是詩人的硬功夫,迷戀寫詩年歲多了,熟能生巧之后,才能出現(xiàn)這樣的效果。我的感覺是,腦海里誕生了詩,催著自己趕快寫下來,是詩要往外流,到了急三火四的時刻。我,有時就這樣,晚上睡下了,突然來了詩的靈感,連每一句都想好了,只得起床伏案寫下來,第二天早上再寫也不行,激情過去了,驚句就沒有了。這事好像有些神氣,是啊,寫出好詩來就是有些兒神氣。
王耀東先生當(dāng)過兵,后在濰坊文聯(lián)工作,又去北京生活了一個階段,然后又回到濰坊。他寫過鄉(xiāng)情詩,寫過戰(zhàn)士生活詩。可能我有偏見,就覺得他的鄉(xiāng)情詩,寫得特別好,登上了《詩刊》,又得過文學(xué)大獎。把話說回來,他從小在故鄉(xiāng),生活了20 余年,幫父母干過農(nóng)活,在外工作回家時,對鄉(xiāng)情生活觀察很細,故寫起詩來,靈感容易流放,自然流露的詩格外多。如他寫的《玉米地》一首,就有很濃的鄉(xiāng)情味,寫得很感人:
玉米地
在原野上
你是最生動的舞隊
我喜歡穿行于其中
聞那種由你身上散發(fā)出來的氣息
有梔子的芳香
有玉蘭花的濃郁
做一次深深的呼吸
全身的筋骨都覺得甜蜜
我喜歡看晨風(fēng)乍起
手臂搖動著
是一種集體的藝術(shù)
聲音如遠行而至的春雨
低低的藏著一種深情的柔美
在你身邊
我常常赤臂耕耘
任你葉片的摩摸
有一點小小的切割
生出一線線鮮紅
為了愛的奉獻
痛,也是一種享受
就這樣
悠哉悠哉的唱支歌吧
我的玉米地
在農(nóng)村,農(nóng)家年年種很多的玉米,青紗帳起來后,除草、打藥、追肥等,任務(wù)很艱巨,又在大熱的天,玉米葉像刀片,常常劃得胳膊一道道冒血珠兒,可人們寄予豐收的希望,誰都忍著不喊疼。王耀東親身感受了這樣的生活,寫詩時這玉米地里的感受,生出的詩情,絕對遏制不住,讓它自然流露出來,結(jié)果成為最好的詩,登上了香港的《新晚報》,編進了《王耀東詩選》。
許多初學(xué)寫詩的說,我們寫詩怎么也不會自然流露。我看這別急,寫詩靠激情不錯,但心要平靜,不然詩的靈感蹦不出來。自然流露的詩,是寫詩迷戀幾年,寫過幾百首詩或上千首詩,對寫詩的業(yè)務(wù)非常熟了,心中有了自然流露的基因,才能寫出自然流露的詩來。故,要多寫、多練,努力達到一定寫作水平,自然流露的詩就會找上門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