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97年10月,宮娟調(diào)入遼寧省大連市旅順口區(qū)社會福利院工作,現(xiàn)任福利院特護班班長。20年來,她在平凡的護理崗位上,始終堅持“待老人似親人,視老人如父母,做老人的合格兒女”的服務宗旨,對老人傾注了無限的愛和深情,為當?shù)仞B(yǎng)老福利事業(yè)的發(fā)展做出了突出貢獻。
獻真心、動真情,善待老人義不容辭
“敬老無親疏,天下高齡皆父母”是宮娟始終的工作信條。
特護班服務的對象全部是臥床老人,宮娟所在的班組共有4名服務人員,要負責40多個不能自理的老人的生活,平均每名服務員要負責10多名老人的吃喝拉撒,而她作為班長能閑下來的時候就更少。每天早晨從交接班開始,打掃衛(wèi)生、洗尿布、擦屎接尿、喂飯、翻身、按摩、洗衣、洗澡,不能按時吃飯是常有的事,往往是老人喂飽了,到她吃飯時,飯早已涼了。夜間,每隔兩小時還要起床查看每個房間里老人的情況。
幾年前,院里住進了一位老人,名叫劉蘊珊,他唯一的兒子在臺灣工作,老人因腦血栓先后兩次發(fā)病,都是由于宮娟發(fā)現(xiàn)后處置得當,及時送到醫(yī)院搶救,才讓老人轉(zhuǎn)危為安。住院期間,宮娟給他喂水、喂飯、翻身、按摩、處理大小便、看護吊瓶,晚上怕老人冷,就把自己的被給老人蓋。睡覺時怕他掉在地上,就拉著他的手,只要他一動,宮娟馬上就知道。醫(yī)院的醫(yī)護人員和病房的患者都以為宮娟是老人的女兒,當?shù)弥歉@旱淖o理員時,他們都不敢相信這是真的。97歲高齡的劉老先生去世時,宮娟很難過,她含著淚給老人穿上壽衣,懷著依依不舍的心情同老人告別,他的兒子從臺灣趕來,宮娟協(xié)助他把老人的后事辦得很周到。他兒子深深地給服務員們鞠了一躬,并送去一面錦旗,上面寫著“惠我良多”。
抓管理、促服務,工作處處身先士卒
身為特護班班長的她深知,在工作中只有比別人做得更好才能有說服力,才能帶好隊伍,才能得到大家的認可。
20年來,她把自己在養(yǎng)老工作實踐中學習和掌握的經(jīng)驗技能,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其他護理人員。小到接大小便、翻身、洗澡、喂飯、剪指甲,大到每天怎樣安排工作。對有規(guī)律性的工作,加以研究深化,形成一套每日工作流程表。在福利院一提起宮娟的敬業(yè)精神,老人和職工們沒有不交口稱贊的。
多年來,宮娟從沒有放松過對自己的嚴格要求,并始終發(fā)揮表率帶頭的作用。去年,因為她班組里的一名臨時工在工作中沒有按照程序規(guī)范操作,在為老人翻身時導致老人腿部骨折,按照規(guī)定,班組被集體扣罰醫(yī)療費,事后,有多個老人找到院長說:“小宮工作這么認真負責,還被扣罰醫(yī)療費,我們感覺對她不公平。”她得知這一情況后,主動找到老人做工作,“這是院里的規(guī)定,問題出在我的班組,假如我不遵守還怎么要求別人,你們的心意我領了,作為特護班班長,我更應該嚴格遵守制度。”對此,有些人很不理解,甚至認為她有點傻,但她卻坦然處之:“我一不圖名,二不為利,只為老人對我的信任,只為肩上這份責任,只為老人能安享晚年。”在她的影響和帶動下,漸漸地,理解她的人多了,踏實干工作的人多了,看著職工們一個個都忘我地工作,她心里有說不出的高興。
舍小家、顧大家,對待得失無怨無悔
宮娟在老人們眼中,是盡心盡孝的 “好女兒”,在同事的心中,是體貼入微的 “好大姐”,但對于家庭,她卻不是一個好妻子、好母親。
宮娟家住在鐵山街道,每次交接班后再坐車回到家中已是晚上10點多鐘。有時家里老人、孩子有病住院,她都因工作離不開而不能趕回去照顧。每當工作與家庭、公事與私事發(fā)生矛盾時,宮娟總是能舍棄私事忙公事,舍棄小家顧大家。
去年7月,80多歲的公公患病住院,因在工作,她只能打電話給丈夫說:“現(xiàn)在院里生病的老人很多,我心里放不下這些孤苦伶仃的老人,我就不去了,你先去醫(yī)院照顧咱爸吧。”電話那頭的丈夫欲言又止,把話咽了回去……今年7月,宮娟的女兒考大學,因為學習緊張、壓力大,高考前夕發(fā)高燒,而宮娟只能愧疚地對孩子說:“媽媽離不開院里的老人,院里的老人也離不開媽媽,你也許認為我不是一個好母親,但媽媽是愛你的,為了工作只有委屈你了。”孩子懂事地說:“媽媽,我理解你,你的崗位需要你,有爸爸陪我就行了,你安心工作吧!”(王英華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