認識山東省著名賞石家李兆軍,是《濰坊晚報》明慧榮主任引見的。他們來看江北最大的臨朐奇石市場,順便來我家探訪,一個風(fēng)度翩翩的四十余歲男子,走進我家一樓小院,明慧榮女士介紹說:“這個是濰坊的李老師,著名賞石、藏石家!”他,人厚道、謙和,似乎不善言談,但從他寥寥幾句話中,知道對奇石癡愛如命,有著很深刻的研究,獨特的見解,達到了相當(dāng)高的賞石水平。臨走,他遞給我一本很精致的奇石畫冊《靜聽石語》,說:“請馮老提意見!”從此,我們建立了友誼關(guān)系,成了我人生中最可信賴的石友。
李兆軍,山東省濰坊市的全國特色教育優(yōu)秀教師,有20多年的賞石生涯。與他同莊的叔輩、原解放軍報社的文藝編輯、著名評論家、劇作家、書法家和詩人李錫賡,說:“李兆軍,是個與世無爭的‘’謙謙君子’,通身沒有任何不良嗜好,卻愛石愛到骨子里,癡迷不輸沈公(沈鈞儒)”。李兆軍愛石、藏石、賞石,確實到了癡迷的程度,與石結(jié)下了終生的不解之緣。他崇石、愛石,朝思暮想,一石到手,超越珠寶屬己;他尋石,翻山越嶺,忘掉饑渴,;他逛遍了全國有名的奇石市場,尤其相距不遠的臨朐縣江北最大的奇石市場,游覽不計其數(shù),常常找賓館一住幾天,細細觀石,真誠交友,同臨朐籍的著名賞石家李榮武、王同福,青州的李文德,在共同賞石的交往中,結(jié)為“鐵桿”石友。他曾為采一石,攀上百丈懸崖,由于覓石心急,忘其危險,不慎跌落,虧得壁間樹枝托舉,拾得一命。他愛石如迷,真可謂不惜舍命也。在他的聽石齋內(nèi),已藏精品之石300余塊,幾十個門類、種屬。這些藏石,均來之不易,幾乎扎緊腰帶過日子,砸鍋賣鐵購進的。但就憑著堅忍不拔、奮斗進取、探索研究的精神,他在奇石界獲得了顯赫成就。歷經(jīng)十二年構(gòu)成的《十二生肖》與《四大美人》、《歲寒三友》等石,在全國石展中分別獲得了銀獎、金獎、銅獎。出版奇石畫冊,他曾嘔心瀝血精選佳石,苦思冥想地撰文,親自設(shè)計,自拍照片,選入百塊代表性精品石,還有十幾篇賞石文章。他的石友說:“兆軍的每一石,都是他的至愛知音,述說著他的酸甜苦辣故事,回味著他風(fēng)塵仆仆的跋涉與攀登,展示著他奔涌如泉的才思與仰高汲深的追求”。
李兆軍賞石與眾不同,多數(shù)賞石家是憑一雙慧眼,觀察分析而品評,產(chǎn)生聯(lián)想,而為此石起個確切的名字。有的同古詩句、典故、奇特詞語掛鉤取名,有的效果也不錯,而兆軍比其他賞石家,多了一個超凡的賞石能力,就是用耳靜聽。他說,石頭有靈性,有了靈性會說話,有心語,能唱歌。他在家中的石齋,只要無事牽扯,一坐就是一天,與石對話,聽石唱歌,悟出了許許多多的石中妙語。如品賞《晨曲》一石后,寫道:“一枚奇石好不好,要看它的品位高不高,石頭是否會給你眼前一亮的感覺,像這枚風(fēng)景石給我突出的印象,一輪紅日噴薄而出,世界萬物被初升的太陽染上幸福的紅色,形成某種意境,使觀者展開想象與聯(lián)想,這樣的風(fēng)景石自然有觀賞價值和收藏價值。”他這一感語,不僅僅來自早晨的觀察,可能聽到了晨風(fēng)的聲音,鳥啼的聲音,小河流水的聲音,甚至紅日升騰的聲音,才對此石有了確切的分析和定論。影視文學(xué)家、著名文化策劃人張金旺先生,說:“一石一世界,一石一靈魂。讓石頭歌唱,讓石頭吟語,取決于您——賞石的人。”兆軍在賞石中,能聽石語,同石交流思想,就在于他対奇石的癡迷,人與石的心靈之相通。正因這樣,他賞石抓住了石之真諦,使其反映出真正的含義。在一塊《梅》石題語中,開始他寫了一句話:“有一種花是為雪而生存”。這句話,是對梅的高度槪括,點出了梅花不畏嚴寒的精神。金旺先生寫詩贊曰:“看花何須攬春去,聽石齋里覓知音/一石崢嶸千古痕,臥看歲月醉兆軍”。
李兆軍,本來不是什么特殊人物,也沒有授過老賞石家的傳承,進過奇石研究方面的學(xué)校,就憑著自己的超人癡迷,觀石之型,聽石之語,與石對話交流,心靈溝通,終于成了中國奇石界的成功人物。不僅是山東著名賞石家,還是山東省觀賞石協(xié)會彩石專業(yè)委員會副會長、紅絲硯專業(yè)委員會副會長。在此,我衷心地祝福他在奇石界取得更大的成就!
本文地址:靜聽石語的李兆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