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社會的最高統(tǒng)治者常常奉行“以孝治天下”的治國方略,以期“移孝作忠”,并“求忠臣于孝子之門”,最為典型者莫過于漢代將其作為選拔國家官員的標準之一,即所謂的“舉孝廉”。對于孝子,后來各個朝代的皇帝往往也會給予隆重旌表,以示高度認可和大力提倡,可見“孝”地位的不一般。然而什么是“孝”?對此,孔子在和弟子探討這一問題時有過專門解釋,即“生,事之以禮;死,葬之以禮,祭之以禮”,概言之,無論生死,對父母都以禮相待。那“禮”又是什么呢?簡單地說,“禮者,敬人也”,正如孔子在對“孝”作的另外解釋時所談,“今之孝者,是謂能養(yǎng)。至于犬馬,皆能有養(yǎng);不敬,何以別乎?”也就是說,“孝”當以敬為本,不敬的話不足為孝,充其量只能稱之為“養(yǎng)”,與飼養(yǎng)牲畜并無異樣。
當今社會正處迅速轉(zhuǎn)型過程之中,人們物質(zhì)層面的生活獲得了極大滿足,但也有不少人發(fā)出“世風日下,人心不古”的哀嘆,而這也并非杞人憂天之舉。盡管古人以孝作為普遍的道德標準來要求自己和他人,但在權力、利益等誘惑的驅(qū)使下,父子之間的反目成仇并不鮮見。在當前傳統(tǒng)社會道德日漸淡化,社會變革日益加劇的情況下,幾千年來被大多數(shù)人所信守的孝道所受到的沖擊也將會更加強烈。生活中多次見聞的“怪事”竟是子女為了房產(chǎn)而與生養(yǎng)自己幾十年的父母鬧得不可開交,以至對薄公堂,更有甚者大打出手;也有心如鐵石者無情地拋棄視為累贅的老爹娘,諸如此類的情況,只怕連孔子所不以為然的“養(yǎng)”都夠不上,那“孝”更是無從談起。所幸的是,當今社會中也不乏一些幾十年恪守孝道如一日的模范人物,而這一類的人物和事件被披露后,往往是作為熱點新聞而為人們所津津樂道,對此種熱點的聚焦其實正從側(cè)面襯托出我們生活中“孝”的缺失。
若要追溯這種“轉(zhuǎn)型”的根源,孝道缺失這種“禮崩”局面的造成還得歸之于孔子所強調(diào)之“敬”的缺失。“孝”其實是一種表面的形式,而“敬”則是實際的內(nèi)容,當“敬”消失時,“孝”也只能成為一空殼。所以當子女對父母那種原本應有的敬意已經(jīng)極為淡薄,甚至完全消失時,“孝”將無從說起了。
何謂“孝”?若以一字蔽之,實則“敬”也。有敬而后有禮,有禮而后有情,有情而后有安,大抵古今皆如此罷。
本文地址: 古“孝”隨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