典型案例:一天,胡老伯在路上遇到一個小伙子,對方很親熱地向他打招呼,并稱自己是胡老伯以前一個同事的兒子。一路上,小伙子對胡老伯問寒問暖,胡老伯對這個小伙子逐漸有了些好感。
兩人聊了一會兒,小伙子忽然話鋒一轉(zhuǎn),說自己想去買一件東西,但手頭錢不夠,想請胡老伯先借點錢給他,日后他會把錢還給胡老伯,說完,就讓胡老伯記下他的手機號。雖然胡老伯一直沒想起來這個同事的“兒子”是誰,但礙于情面,還是把身上的600多元錢交給了小伙子。小伙子千恩萬謝地走了。胡老伯納悶地回了家,到了家里,左想右想也想不起這個小伙子是誰。向自己的女兒一說,女兒說:“老爸,您上當了。”再撥那個手機號,竟是空號。
案例分析:這是一起利用老人記性差,但又磨不開面子而設(shè)計的騙局。案例中的小伙子當然不是什么“同事的兒子”,而是事先打探好胡老伯的個人信息,或者可能根本不知道胡老伯的信息,而是信口胡謅。通常來說,老人一生中總會有不少同事,其中有些同事可能因為長久不聯(lián)系都遺忘了,加上騙子說得像模像樣,又一個勁兒地套近乎,最終老人不由得不信有這么個人。當騙子與老人套上近乎后,就會適時地提出借錢,這時老人會礙于情面借給他。如果碰上記性不錯的老年人,騙子見對方怎么也不肯承認自己的“熟人身份”,就會稱自己認錯人了而離開。
這類騙局中,老年男性是主要被騙目標,這是因為男性通常更注重情面。
所以,當碰上這種情況時,假如你怎么也想不起對方是誰,應當坦然告訴對方。假如對方向你提出錢財方面的要求,就更應該弄清楚他的身份。要知道,顧全面子固然非常重要,但如果為了面子而上當,那就更丟面子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