母親小的時候,家中兄弟四個、姐妹倆,兄長們個個都是身高體闊,而在計劃經(jīng)濟時期,從吃到穿均是定量、憑票供應(yīng)。說到穿,每人的布票有限,遠不夠用,百姓人家做衣難,做弟弟妹妹的只能拾哥哥姐姐替下來的舊衣服穿。每逢春節(jié),姥姥就買回“十斤白”布和染料。姥姥會先量好我大舅、二舅和三姨的衣褲尺寸、裁好,用布頭編上號,在布料邊角用針縫上,把白布浸入涼水中泡透,用一個搪瓷大盆,煮開一盆清水,按比例放入袋裝“學生藍”顏料,攪拌均勻,將泡好的白布分批放入盆中煮,用竹棍挑起來,不時翻動,大約60分鐘后觀察一下布染得是否均勻,如果沒出現(xiàn)染花的現(xiàn)象,即可撈出,再放入冷水中反復漂洗數(shù)遍,直到清水中沒有了顏色,再撈出掛在晾衣繩上,半干時摘下來把皺褶熨燙平,掛在繩子上晾干,就可以縫制衣褲了。
我母親和四舅、五舅只能是等著姥姥把大舅、二舅和三姨替下來的那幾套舊衣褲,放到盆里煮上個把小時,換上那種草綠的染料,染出跟解放軍軍裝顏色相近的衣褲……當時幾乎家家戶戶都染布和染舊的衣服。
如今,憑票供應(yīng)的時代已經(jīng)遠去,那些穿越歲月風塵存留下來的票證,已成為母親的藏品,它們記載了那個特殊的年代,是我國從計劃經(jīng)濟走向市場經(jīng)濟的歷史見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