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家門前有一個佟樓公園。1954年,我剛剛上小學的時候就在公園玩。那時的公園,沒有圍墻、沒有護欄,更沒有瓷磚墁地。原先,它是一片墳場,解放后,平了墳頭、拔了石碑,保留下樹木,于是就成了公園。一年四季,白天公園里很少有人,只有到了夏日的晚上,人們才拿著板凳、搖著蒲扇到公園乘涼。
一個星期天,我在公園玩耍,突然發(fā)現(xiàn)腳下的一片土地上,冒出了幾個“小白帽”,挖出來一看,是白生生、瓷丁丁的蘑菇。我趕緊回家拿了一個面口袋來到那片有蘑菇的地上,不大工夫就挖了多半面袋。鄰居見我挖來蘑菇,消息很快傳開,樓里的大人、小孩一窩蜂地跑向公園挖蘑菇。過了一年,我又到公園尋找蘑菇,成片的蘑菇已不復(fù)存在,偶爾在樹下才能找到一兩株蘑菇。再過了幾年,連一株蘑菇都沒有了。我感到失望,因為那時需要填飽肚子啊!
到了上世紀60年代中期,公園開始整修,園內(nèi)種了許多枸杞樹,樹旁放置了坐椅。每到秋季,枸杞樹上掛滿了紅艷艷的果實,煞是好看。而最受情侶們青睞的卻是枸杞樹叢下的長椅。夜幕降臨,對對戀人依偎在長椅上竊竊私語。這里成了年輕人談情說愛的地方。也難怪,那時候人們住房困難,再說也沒有歌舞廳、卡拉OK之類的場所,只好到公園隱避處交友??捎幸欢螘r間,情侶們的一舉一動受到了監(jiān)視。“聯(lián)防隊”不時到公園巡查一番,看看情侶們有無“越軌”行為。結(jié)果弄得對對男女心煩意亂,哪還有談戀愛的心思?
進入70年代中后期,我國人口進入生育高峰,入托難、進幼兒園難、孩子活動場地少,成為社會的一大問題。這時公園里鋪設(shè)了小火車軌道,安放了兒童玩樂的設(shè)施。不分白天、晚上,家長們帶著孩子打秋千、跳蹦蹦床、開碰碰車、打滑梯……到處是歡聲笑語。
到了90年代,公園里所有供兒童玩耍的器械統(tǒng)統(tǒng)被拆掉,地面鋪上了大理石,建了噴水池。此后的十幾年里,每到清晨,一隊隊老人就開始做操、跳集體舞、打太極拳。到了晚上,公園便成了人員密集的露天大舞臺,對對老人在音樂聲中跳起交誼舞。這里名副其實地成了老年人的樂園。
不知是形勢造就了公園,還是公園順應(yīng)了形勢。公園嬗變至今,無論從形式還是到內(nèi)容都向我們揭示了一個不容置疑的問題:我國已進入老齡化社會,如何讓老人愉快地度過晚年成為一個重要問題。為什么有的老人從十里八里之外來到這個公園健身、跳舞,說明這樣的公園太少了,可供老年人娛樂活動的場所也太少了。隨著老年人口的快速增長,能否有更多的場所向老年人敞開大門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