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眼澀夜先臥,頭慵朝未梳。有時扶杖出,盡日閉門居。懶照新磨鏡,休看小字書。”一代“詩王”白居易在古稀高齡也難免悲觀消極,不復有“日出江花紅勝火,春來江水綠如藍”的江南閑情,承受眼疾、足疾的折磨,徒生傷悲。試問,老來究竟何如?來看看手寫小楷《三國演義》全本,感受墨齋中凝結的一位年近耄耋老人的浩瀚的中國夢!
運筆轉鋒——有基礎
這套手寫《三國演義》出自現(xiàn)年78歲的陳維之手,全書分為上、中、下三冊,每冊約寬35厘米,高70厘米,厚10厘米,共3500多頁,將近百萬字,手工雙頁線訂,硬皮精裝,重約60斤。從2011年9月起筆到2013年6月成書,歷時23個月,耗用4尺宣十余刀,報廢毛筆更是不計其數(shù)。觀這部手寫《三國》,在感嘆裝幀精美的同時,更是對字里行間透露著的精氣神的敬佩。字字清秀脫俗、峻拔挺立,兼具可讀性和審美性。
學生時代的陳維開始學寫工程仿宋字,對書法產生了濃厚的興趣,于是以于右任《千字文》和《中國書法大字典》為范本自學研練。特別是退休以后,時間充裕,更是勤加練習,幾乎每天都要寫上五六個小時??梢韵胍姡骞P嫻、七墨通,豈是一日之功?
揮毫潑墨——重養(yǎng)生
民間常說:“天有三寶日月星,地有三寶水火風,人有三寶精氣神,善用三寶能長壽。”“精、氣、神”既是古代哲學的重要概念,也是中醫(yī)講的人體生命活動的根本,三者相生相長,成為人生而動、動而活的根本。書法藝術跟“精氣神”一樣源遠流長,講究意蘊同生,氣韻相協(xié)。寫毛筆字,首先人精神要集中,氣血運作,清代著名書法理論家包世臣講到“執(zhí)筆”:“全身精力到毫端,定氣先將兩足安。悟入鵝群行水勢,方知五指力齊難。”于書中陶冶情操、在法中凈化心靈。對于此,陳維感觸頗深:“我現(xiàn)在身康體健,全在這筆墨的鉆研和運用上。首先退休生活有興趣愛好支撐,不會覺得寂寞空虛和無聊;再一個,書法是一門古老而高雅的藝術,能給人生更深刻的感悟,看開一些問題,看淡一些陳事,大有裨益。我雖然快80了,身體和心態(tài)都很好。天氣不錯的時候,我還能自己開車帶著老伴兒自駕游去呢。”
積案累牘——大目標
是什么樣的動力和恒心讓78歲的老人拿起毛筆,為自己開啟了這么浩大的一項工程呢?陳維二十世紀60年代就讀于陜西工業(yè)大學(原西安交通大學)水利工程系,畢業(yè)后從事水利、城建、機械工程的勘測、設計、施工和管理工作將近五十個年頭,期間在延安工作三十年,在關中寶雞峽灌區(qū)工作十余年。半百歲月,風餐露宿,造就了他堅韌的品格。
退休以后,陳維每天都要花五六個小時寫字,先拿大張的報紙練順手,然后在宣紙上抄寫著作。如今,他已經完成《毛澤東詩詞》(附注解);《鄧小平文選》(第一、二、三卷合100冊);《鄧小平理論辭典》(共36冊);《孫子兵法》(附注釋),還有唐、宋、元、明、清和現(xiàn)代毛、劉、周、朱等詩集作品的抄寫工作,全部手工線裝封皮,整齊陳列在書櫥內,透明的玻璃掩映著書脊上蒼勁的筆跡,反射著流光里執(zhí)著的力量。
“我想在80歲時寫到1500萬字,打破吉尼斯紀錄!”這是陳維毫不諱言的美好希冀,滿滿當當載著成就感和充實。這更是他漫漫追索中,印在垂暮年華的永恒記憶;酷暑嚴寒星月相映下,結結實實刻在年輪上的夢想。